山东马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手机号码:19861676936
邮箱:info@marentang-pharm.com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园艺创新路与胜利东路交叉口北100米路东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济南 鲁ICP备189080115号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三伏天丨冬病夏治正当时,怎能少了三伏贴
2020三伏天时间表
2020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公历2020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
中伏:公历2020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
末伏:公历2020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2020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
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中医常说“冬病夏治”,冬病到底指的是什么?
所谓“冬病”,一般是指易于在冬季发病或者在冬季病情易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冬病”,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过敏性鼻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冬季畏寒、慢性腹泻、肾虚腰痛、怕风、易感冒、手足不温及体虚小儿和妇女的虚寒类疾病等。这类疾病虽然在夏天少有发病,但其宿根常存体内,易反复发作。
三伏贴:冬病夏治,祛病、防病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3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发病的症状。“冬病夏治”三伏贴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通过三伏贴贴敷,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三伏贴适应症范围
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
2、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膜炎、网球肘炎;
3、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泄、脾胃虚寒、消化不良;
4、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虚寒性疾病;
5、痛经、产后头痛、月子病等;
6、亚健康调理、任督二脉不通;
7、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尿床。
8、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
(各门店有售)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达到痊愈的目的。
另外,对于亚健康调理,疗治小儿疾病,妇科系列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贴敷药方法,是祖国几千年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不打针不吃药,还能起到调节免疫、祛病强身效果,是现代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三伏贴注意事项
1.成人贴2~4小时,6个月以上儿童1~2小时,贴药后局部皮肤出现刺痒、炽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不必拘泥时间长短。可外涂绿药膏或湿润烧伤膏等。
2.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因每个人的肤质不一样,有的会出现红肿、热、痛、极痒、水泡等严重反应,需要及时与我们联系,请不要自己随意处理。并戒食发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鱼虾,公鸡,海鲜类等易致敏食物,清淡饮食。
哪些人群不能用三伏贴
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
2、哮喘持续状态或病情划分为重度、危重者。
3、孕妇、血证、发热、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